書籍簡介─「有多久沒有好好咀嚼白米的味道?沒有聽聽自己的聲音?
沒有看看藍藍的天?沒有摸摸溪水的涼?
學習用「身體」感受,才是資訊爆炸時代最好的立命安身之道!
在我們一味鼓吹思考的同時,卻不知大腦其實是相當蠻橫的器官,喜歡強烈的刺激和負面的思考。
就算我們想要停止,大腦也不會就這麼停下來。
別再任由大腦碎碎唸,想太多、煩惱太多的你,需要重視五感的生活。
日本人氣僧侶小池龍之介提出「不思考的練習」,
鼓勵你在說話、聆聽、觀看、書寫、飲食的過程中,追求心靈的平靜。
沒有多餘的妄念,你會發現,幸福與自在,就在這行、住、坐、臥之間。
1 說 ──從觀察自己的聲音開始
2 聽 ──擺脫對iPod的依賴
3 看 ──不看刺激強烈的電視節目
4 寫.讀 ──改掉經常查看簡訊、留言的習慣
5 食 ──細嚼慢嚥,學習「知足」
6 捨 ──試著減少收藏的物品
7 觸 ──冷、熱、癢、痛都要如實感受
8 育 ──肯認輸,才能掌握關鍵 。」
一開始看到作者與書本封面,原以為是有關宣揚佛教的書,
但閱讀內容後,才發現這位日本僧侶作家提倡的並非只是一般宗教思想,
而是教導所有人都能在日常生活中運用的「禪學」觀念。
書中提到現代人都容易罹患『思考病』,因為想太多而流於空想,
而使自己困惑焦慮,陷入了人生「貪、瞋、癡」三大煩惱的漩渦中。
因此,"想太多"也是一種病症,讓我們的身心不得安寧~~
惟有透過正確的思考練習,才能擺脫焦躁不安,得到真正的自在寧靜!
作者運用所學所悟的「禪學」,教導大家藉由運用「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」的感受,
在日常生活中,用很簡易的方式,練習如何駕馭自己身心的方法。
所謂佛家的「禪」,也可運用在一般生活中,如人與人之間的親情、愛情、友情;
工作、金錢、甚至是減肥、睡眠等問題,都可運用「禪學」讓生活更圓滿幸福。
每天的生活中,我們感官會接收大大小小的資訊,這些資訊會刺激大腦不斷的思考,
但是如何不浪費精力做無謂的思考、如何讓大腦僅思考當下最適切、最必要的事情,
才不會擾亂自己的情緒、克服煩惱,便需要練習觀察自己感受、捨棄思考~~
若是覺得自己開始想太多時,不妨讀讀這本書,練習"不思考的方式",
也許可以讓自己身心漸漸平靜、睡個好覺哦!
P.S.唉~我家碎念老爺也是"失眠一族",也是因為想太多才會神經衰弱睡不好啦~~